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正文

不可错过的“效应素材”(四)

2024-12-27 00:00 作者: 刘京平 来源: 1 次阅读

马太效应

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素材解读:马太效应要求我们有前瞻眼光、超前意识,强调高起点思考问题,强调在思考问题时,要善于跳出时间的局限、地域的局限、人际的局限、思维定式的局限,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真能这样地去做,我们必定能时时处处抢占先机,永远处于领先地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免陷入被吃掉或被淘汰的命运。

适用话题:起跑线;领先一步;赢者通吃;强者恒强;阶层固化;两极分化;捍卫公平;

速用示例: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业绩,名人往往“荣誉有加”,上级表扬,各种桂冠接踵而至;无名者依旧默默无闻,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质疑和妒忌。这启示我们:在人才评判、评先树优、表扬和批评等活动中,一定要避免“马太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赏罚之道,莫若至公”。既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不能“讨厌和尚恨袈裟”。最好的做法,是让“赏必有所劝,罚必有所惩”。 

牢骚效应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约通过“谈话试验”活动总结出: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这就是著名的“牢骚效应”。

素材解读: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真正能达成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千万不要压制,而是要让它们发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对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适用话题:围堵;疏通;宣泄;堵不如疏;牢骚太盛防断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速用示例:牢骚效应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堵”与“疏”的问题。这就像一个水池一样,当流通不畅,慢慢就会堵住了,进而惹出大麻烦。当流通顺畅时,杂质就随下水流走了,水池就不会堵了。不让职工发牢骚,职工的不满情绪无法发泄出来,就会导致:一是公司死气沉沉,如死水一潭,没有活力,形成无声的反抗;二是一旦爆发,就会矛盾激化,无缓冲期,搞不好闹成劳资双方两败俱伤。为此,建立沟通机制,给员工发牢骚的机会,让员工的不满都发泄出来,才会心情舒畅的投身到工作之中。

 踢猫效应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素材解读:“踢猫效应”讲述的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的传递机制:人的愤怒情绪和不满情绪,往往会沿着社会关系链条由强到弱依次传递,从金字塔尖一直传递至金字塔底层,而处在最底层的个体,往往由于无处发泄,成了最终的受害者、进而影响其行为。其实,人家是无辜的。

适用话题:情商;克制;宣泄;风度;忍让;激将;以邻为壑;情绪管理;

速用示例:你是否还在“踢猫”?你是否还在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从现在开始进行管理吧!不要再作情绪的奴隶,不要再继续“踢猫”。“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请带回快乐。”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方木牌。这家的男主人也受到启发,他在办公室的房门上也挂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上班时,不带着烦恼;下班时,要带着快乐。”你看,这样管控情绪,多好。

初审:成自来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喝咖啡会导致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