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正文

愿为山乡巨变笔耕人

2023-09-20 19:08 作者: 谷林芳 来源: 43352 次阅读

金秋九月,是学生开学和作物丰收的季节。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有幸到毛泽东文学院参加湖南少数民族作家班的学习,这里的一草一木皆有物语,一言一行都溢满义重情深。

吴义勤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写作者,要弘扬新时代的精神,要让文学嵌入我们的时代。如今,我们正面临着我国的第四次山乡巨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时代标签,需要写作者们去创作出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作品。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流进了我们的文学稻田,化为生命的肥料,促成我们的文学之苗拔节。

创作过程中,作者要有精心打磨的耐心,突出旋律主题时更要注重艺术文学性,要让作品具有艺术高度。生在一个山乡巨变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我们机遇,又给予了我们考验,静下心来,深入生活、深入乡村,泯去功利心,创作出反映时代的好作品,是我们每一个写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想着老师的谆谆教诲,课后一个人或坐在无人的教室中,或坐在餐厅外安静的小亭子里,看书或撰写心得,总觉得心中有了创作的方向,再也没有了因彷徨而产生的跟风心理。

阳光灿烂的日子,约上两三位同学,在周边的公园中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聊出生活的乐趣,聊出人生的信念,文学的种子在心田萌芽,唤来心中的绿意盎然。

我的家乡是桑植。生活在这里的作者,有着家乡恩赐给我们的三张名片——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中国民歌之乡。元帅、红军、歌声,有钢有血有柔情,骄傲的红色印记,丰了信念,瘦了私欲,美了人性,丑了不义。乡亲们为改变贫穷的面貌,一次次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创作者们记录着打土豪分田地,农业合作社、土地联产承包到户,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记录着一个个有志之士,投入家乡的建设之中,每一次的投入和参与都让家乡的经济和精神文明悄然朝前迈出了一步。

少数民族作家班的学习,让一群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作者翱翔在文学的天空。我将拿起自己手中的笔,调动自己的手眼,去看,去感触,去写,描绘家乡的山乡巨变。

初审:彭常凤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心理健康科普进社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