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像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要么认为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当恒星把外部的氢燃料烧完之后,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此时的红巨星很不稳定,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逐渐变小。最终,红巨星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而内部演化成体积很小、质量很大、亮度很小的白矮星,部分白矮星最终可能坍缩为黑洞。
目前,人们已经观测发现的白矮星有1000多颗。天文学家总结的白矮星资料表明,银河系中有488颗白矮星,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离天体。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有3%的恒星已经成为白矮星。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全部恒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宇宙中每10颗恒星中有1颗已经“死亡”了。
由于白矮星的性质接近黑洞,它会对附近的行星产生巨大的引力。这种力量可以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裂成碎片。在巨大引力作用下,碎片不断地分解,最终一整颗行星都可能被白矮星“磨成”细碎的粉末,飘散在太空中,并渐渐被吸引到白矮星的周围。
被科学家最早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伴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在每立方米10 007万吨左右。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在这样高的引力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全部被“磨成”纳米级的细粉。
借助哈勃空间望远镜,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验证了白矮星是行星“粉碎机”的猜想。他们在4颗白矮星周围,发现了与地球元素构成相似的行星碎片。现在,这些白矮星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然后把它们“磨碎”,最终“吞食”这些行星,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受被撕裂的厄运。
宇宙中的任何天体和自然界的其他物体一样,都会经历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不过,恒星的死亡还是有其特殊性。从白矮星的演化过程来看,恒星在“垂死挣扎”之时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一些曾经围绕它运转的行星伙伴成为了“陪葬品”。其实,不少行星最初也是从恒星分解而来的,但它们最终又回归于“垂死”的恒星。宇宙间天体的分分合合,真是令人感叹啊!
初审:彭常凤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