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正文

疫苗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

2024-03-08 03:46 作者: 侯丁琰 来源: 59497 次阅读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病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每个人都需要接种疫苗,因为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它能切断传染病的传播,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特定的疫苗后,可以让我们对某种病毒免疫,保护我们的身体。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疫苗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不会得传染病了?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作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大于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我们的身体就好似一座城池,外有皮肤、黏膜这样的城墙和护城河的保护,内有免疫细胞这样的警察巡逻、站岗;细菌和病毒则是企图入侵城池的不法分子,制服病毒和细菌这样的不法分子,依靠的是警察手里的武器,即由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免疫因子。当有细菌、病毒这些不法分子偷偷进入城内后,就会被免疫细胞发现并歼灭,同时它们还会记录入侵病毒或细菌的特征,将通缉令张贴全城,以保证相同的敌人再次来犯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消灭敌人。接种疫苗的过程就象是我们人为地放几个微弱的病毒或细菌到身体里,让免疫细胞抓住、认识、消灭它们,从而帮助我们的机体建立针对某种疾病长期的防御力,来实现主动免疫。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疫苗的科学家

1976年,第一剂针对天花病毒的牛痘疫苗问世,由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明,詹纳也被后人称之为“免疫学之父”。詹纳的实验不仅使世界摆脱了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同时建立了免疫学,使得后人对其他疾病展开了免疫方法的研究。另外,他还在1978年出版了关于预防接种办法的著作,为后世科学家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道路。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接种疫苗后发生了异常反应,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报告。

初审:成自来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