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南正值油菜菌核病的高发期。种植户在防控其他病害的同时务必做好“一促四防”(促油菜后期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老鼠尾巴”、防高温逼熟)工作及田间排渍工作。
菌核病防治主要药剂:菌核净、咪鲜胺、多菌灵、托布津、腐霉利、易保(噁唑菌酮)、富力库、拿敌稳、啶酰菌胺、氯啶菌酯、异菌脲等。
在油菜初花期至盛花初期使用有效浓度0.5克/升的咪鲜胺溶液防治1~2次,可有效预防油菜菌核病发生。
菌核病药剂防治时期: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以上、一次枝梗开花株率达50%左右时,或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在1%以下开始喷药最适宜。病重或雨天较多时可适当多喷药1次,两次施药时间相隔7~10天。
对采用“薹油两用”模式栽培的油菜,因摘薹造成的伤口感染,菌核病可能加重,如果前期叶片与薹茎上发病较重的田块,或油菜初花期雨天较多,应更加注重菌核病的防控。
“一促四防”技术要点:一次性混配喷施以下几种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胺(有效浓度0.5克/升咪鲜胺或咪鲜胺锰盐溶液)+磷酸二氢钾(亩用量100克)+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亩用量50克)。在油菜荚期蚜虫较重的地方,可增加吡蚜酮悬浮剂等治蚜药剂。
施药时期:田间开始开花至全田有25%植株开花。选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以后至下午5点前无露水时喷施,注意喷洒均匀,且喷到下部叶片,喷施后24小时内不下雨。机动喷雾器亩用药液量12~15公斤/亩,手动喷雾器不少于30公斤/亩。飞防用水量每亩1~1.5升。
飞防推荐用药量:推荐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无人机飞防,可提高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降低防治成本。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或用40%戊唑•咪鲜胺50~60毫升),纯磷酸二氢钾30~50克,纯硼15~30克;最好加喷雾助剂,提高药效。
作者: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范连益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