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生活 > 正文

室内通风不及时 老年人中招风险会增大

2025-07-16 12:46 作者: 来源: 中工网 5254 次阅读

盛夏酷暑,人们往往忽略了“室内中暑”这一潜在的健康威胁。当室内通风不及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中暑的风险便会增大。

据长沙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璐介绍,当温度超过32℃、湿度大于60%时,就容易发生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在密闭空间内中暑的概率更高。由于通风不畅、日照时间长,室内温度和湿度容易升高,极易引发中暑。此外,室内一些特殊空间,如密闭的厨房、卫生间,也是中暑的高发地。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循环功能退化,散热能力下降,对热度的感知不是特别明显。再加上一些老年人患有关节疾病,怕受风,因此不愿意开空调。然而,这种做法极易导致室内中暑。

如果老年人长时间待在闷热房间内,出现头疼、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那就有可能是中暑了,家属要立即采取措施。王璐医生建议,当发现老年人有中暑症状时,可采取类似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先打开老人的衣领、腰带,利于散热;然后用湿手巾擦拭老人血管分布比较丰富的区域,如额头、脖颈处、腋下、腘窝等地方进行降温处理。同时开窗通风,如果半小时内症状能够缓解,就可以在家里进行观察。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症状在30分钟内仍未缓解,或出现高热、意识不清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还特别提醒,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家长不要担心孩子着凉而过度包裹,以免引发中暑。

防范室内中暑,日常要坚持定时通风。在早晚凉爽的时候,可以通风30分钟;夜里如果感知室外温度已经降到30℃以下,可以关闭空调,打开窗子;如果白天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下,可以隔一两个小时开窗10分钟,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初审:刘芷含

复审:马林虹

终审:袁志宏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心理健康科普进社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